背景介绍
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信重工”)是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之一,也是中国最大的矿山机器制造企业。其产品覆盖矿山、建材、冶金等多个行业,被誉为“中国工业的脊梁,重大装备的摇篮”。
图 中信重工
数字化改造前的中信重工
中信重工是典型的定制化生产模式,决定了其生产加工模式多样、制造过程复杂、生产周期长的特点。纵观其产品的生产制造全流程,产品设计、工艺设计、生产计划、车间执行、设备产能等环节互相影响,紧密耦合。为了组织好各类零部件配套生产,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计划任务和调度工作。完全依靠人进行管理,是一件十分繁杂的事情。
前期的中信重工主要难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(1) 生产信息不透明
生产计划的透明度不好,各配套生产部门生产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,从而影响装配车间生产进度,致使订单拖期。
(2) 生产物料顶用
后期工单产品会挪用前期工单的零部件,导致前期产品出货时间延迟。
(3) 纸质单据信息缺失
纸质单据不易保存,故物料到达车间现场无法有效确认,信息易缺失。
(4) 生产协同滞后
生产资料(物料、工具、工装等)都是通过纸质单据,向相关生产协同单位进行领取。往往无法做到与生产计划协同,无法提前告知协同单位进行相关准备,有一定的滞后。
(5) 统计分析费时费力
纸质单据不利于后期进行统计分析,人工进行数据统计难度大,费时费力。
由此可见,中信重工前期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在信息的透明化、实时性、准确性、共享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。同时先进的精益生产、质量管理等理念没有切实落地。这些问题都严重束缚了中信重工转型升级的发展。
中信重工的转型升级之路
生产制造作为“承上启下”的核心业务环节,其对应的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(MES)是信息化一体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因此,通过实施MES系统,使数字化制造覆盖中信重工生产管理业务领域,通过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,实现传统的机械制造向现代数字制造转变、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转变、被动慢速响应向主动快速响应转变将势在必行。
作为中信重工整体智能制造推进的重要环节,MES系统起着重大作用。那是不是所有的MES系统都适合中信重工呢?或是选择标准的MES产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呢?
答案是否定的。
治理土地,大家讲究因地制宜。管理公司时,我们也需因公司而异。作为中信重工整体智能制造推进的重要环节,MES系统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估:
(1) 从系统功能方面考虑。中信重工拥有多产业板块,且多生产模式并存。不同部门之间既要有业务协同,又要存在数据隔离。从功能上来说,这对系统的标准化、协同化、个性化提出了要求。
(2) 从系统架构方面考虑。中信重工正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,后续业务会不断进行扩展,信息化程度也会不断加强。因此,MES系统需要有较强的“生命力”,要具备较强的扩展性、灵活性。同时,考虑到与其他系统或设备集成的需求,避免形成“信息化孤岛”,系统需要有较高的、平台一体化的集成能力。
经过公开招标和综合评估,中信重工最终选择与佰思杰通力合作,共同完成MES系统项目的建设。
根据上述智能制造的思路和原则,结合实际情况,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重点从精益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和自动化四个方面展开。
按照智能化车间生产管理要求,以精益生产为指导,构建关键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线及物流配送体系,支撑起总装拉动的多车间协同管理体系。围绕生产计划,实现对人员、设备、物料、工艺、质量等一系列的精细化控制管理,实现被动慢速响应向主动快速响应转变。
图 MES系统平台架构与功能规划
结合设计蓝图,并基于成熟的软件平台和个性化定制的分层结构,对MES系统功能进行相应的规划。
功能方面
从整体的信息共享性和功能通用性来看, MES系统在各车间应用需具备的核心通用功能如下。
(1) 基础数据管理:维护组织结构、人员用户、角色与权限、设备信息、物料信息、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。
(2) 生产计划管理:建立主生产计划的工号树,按照订单维度进行展示,同时通过APS智能排程,支持整个计划的可行性。
(3) APS排程管理:能自动对生产计划进行分解,生成可指导生产的工序作业计划,并将排产结果进行可视化的展示。
(4) 作业管理:对生产调度进行管理,包括:生产资源调整、物料确认、在线检测叫检等。
(5) 协同管理:生产准备方面,提取设定时间段内要加工生产的订单,形成开工前的准备看板;异常管理方面,通过短信将异常信息发送给相关负责人,并对现场问题进行记录,便于日后统计。
(6) 生产进度管理:对生产执行过程进行管理,包括:作业任务分配接收、作业执行、完工检验、完工汇报、冲销报工等。同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数据信息。
(7) 数控刀具管理:对数控刀具进行管理,包括刀具台账、领用信息、刀具状态、报废申请等。
(8) 在制品质量管理:对在制品的质量进行管控。包括检验项维护、检验汇报、工作汇报、不合格品管理、质量追溯。
(9) 设备管理: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,包括设备状态、设备故障、异常处理等。
(10) 外协管理:针对工序外协进行管理,支持对外协工序的汇报,以及追溯查询。
(11) 物料条码管理:针对主产物的批次号和零件编号的管控,方便对生产过程数据的追溯,包括:条码生成、条码识别、条码打印。
(12) 看板和报表:对生产制造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,进行统计分析。并通过可视化看板对数据进行展示。例如:齐套检验统计、在手任务统计、工作令统计、外协加工件统计、返修情况统计、路线单统计等。
(13) 系统集成:与其它系统集成,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,消除信息化孤岛。
架构方面
佰思杰MES系统采用分层的平台架构。
不同分层能进行独立的维护与升级,却不影响其他分层的应用。这种层次架构带来的好处,一是能通过重用成熟的产品平台和模块快速实施,显著减少项目实施风险;二能借助平台内置的工具进行定制,满足中信重工灵活性、扩展性的需求。
系统平台架构说明如下:
中信重工本次项目中涉及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比较多, MES系统需做好与相关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对接,其总体集成架构图如下:
图 系统集成架构图
(1) 面向上层数据来源,MES具备以下集成接口:
⚪与ERP集成。获取主计划、订单、物料主数据等信息,并将完工信息反馈给ERP系统。
⚪与PLM集成。获取设计、工艺图纸、工艺变更信息。
⚪与CAPP集成。获取物料信息、物料BOM、工艺路线。
(2) 面向下层生产执行中的实际操作,MES具备以下集成接口:
⚪与OA集成。获取刀具报废、设备基础数据、不合格品处理等信息。
⚪与DNC集成。获取数控机床的NC程式,便于对设备进行数字控制。同时通过与设备对接,实现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。
⚪与云端短信网关集成。MES将生产叫料、异常信息等推送给相关负责人,提高办事效率。
⚪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。获取生产现场监控信息,便于管理。
MES系统实施后,从生产计划的执行、生产过程的追溯、保证产品质量等多个维度对生产现场进行集成管理。实施MES系统是解决生产管理中信息“黑箱”问题的有效途径,也是实现精益生产的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撑。
“三位一体”中信重工转型见成效
图 数字化车间
通过构建技术研发、营销服务、生产制造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体系,已经实现了生产计划、调度、统计、操作与计量管理的业务集成,并打通了产品设计、工艺、计划、质量检验等的数据链。同时,通过生产计划的持续优化,以及生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,达到了统一协调设备维修、质量检验、产品设计、工艺等各个部门的效果。
MES系统是实施精益生产必需的环境条件。为了达到精益生产,MES系统必须实时监测、控制、统计、分析各个生产环节全部细节,这也是MES系统的主要功能。
总的来说,MES系统的应用为中信重工带来如下价值。
应用价值
1. 生产过程透明化,管理绩效提升
过去,由于没有快速的信息收集反馈手段,调度人员需要经常跑上跑下,还无法获得第一手实时情况。因此,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的掌握不全面不及时,在线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较弱。
现在,MES系统覆盖了机加工、装配、质检等全制造过程,并按照工号树的形式对生产过程中的“人机料法环测”信息进行采集,打通了生产数据的上下游,实现了生产过程透明化。
管理者通过查看MES系统,就能快速全面的得到企业绩效目标与实际生产指标的差异。同时通过MES系统监控生产动态情况,管理人员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做出正确决策,从而实现企业绩效持续提升。
2. 智能化排产,提高人员工作效率
过去,制造现场靠手工方式打印下发加工路线单,车间基本靠人为控制,在各种更改、追加计划、现场突发事件等的冲击下,人工管理不仅工作量大,同时也无法及时进行合理的反应,安排出最有效的生产计划。
现在,MES系统内嵌高级计划排程模块(APS),能按照现场复杂的资源约束,实现“一键排程”。同时也能基于排产结果,进行优化,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对排产结果进行展示。这极大地缩短了计划员的工作时间,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。
3. 信息共享,实现各业务部门高效协作
过去,生产信息依靠纸质单据进行传递。纸质单据不仅不利于保存,还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,从而致使生产协同单位的准备工作也产生了相应的滞后。
现在,生产任务信息透明后,制造相关的计划、调度、生产、委外、质量、仓储、物流、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都能在MES系统查询到自己部门的任务节点、任务量等信息。这不仅能解决由于任务节点不透明导致的物料顶用问题,同时也能帮助生产协同单位提前进行生产准备,从而实现了各业务部门的高效协作。
4. 统一数据源,消除信息化孤岛
过去,中信重工的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,缺乏规范化、标准化的基础管理数据,基本上是各做各的基础数据收集、录入、整理及应用。如:同一个工作令在不同系统中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和流程下发。这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业务环节和业务量,造成不必要的资金、人力浪费,并使横向的跨部门的信息不能共享。
现在,通过一体化的MES平台,将ERP、CAPP、DNC等系统集成起来,形成一个完整的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。从而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,避免了工作的重复录入与填写,因此也解决了信息化孤岛的问题。
5. 可视化管理,现场信息快速响应
过去,信息传递滞后,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的掌握不全面不及时,在线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较弱。
现在,通过可视化看板对生产车间订单进度、计划状况、生产现状、设备状况、领料出货状况进行展示,从而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的快速响应。
6. 数据驱动业务,产品质量提升
过去,大量依靠手工方式记录,这种质量数据只能用做备查,人工进行数据统计难度大。且纸质数据不利于保存,而无法为统计分析利用。无法形成长期的质量监控统计报表,因而不利于发现问题,也不利于解决质量波动等问题,难以支撑长期质量的提升。
现在,通过在MES系统内进行质量记录,不仅能保存原始数据,也能对数据进行后期追溯和分析。产品质量从人工方式转变为数据驱动,从而便于进行质量预防,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。
中信重工的生产组织方式从经验指导转变为科学化、数据化。通过规范生产管理和优化业务流程,完善物流管理与控制,全程监控全过程,中信重工提高了生产管理实时性与工作效率,并全面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。
大家眼中的数字化工厂
MES系统带来的成效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,其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每天都需要和MES系统打交道的人员了,那么他们眼中的数字化车间又是怎么样的呢?
中共十九大代表、全国劳模刘新安,在中信重工生产一线工作了20多年。他开心的分享:通过现在的数字化车间项目建设示范,我们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部分痛点,而且捅破了生产管理瓶颈。MES系统是实施精益生产必需的环境条件。为了达到精益生产,MES系统必须实时监测、控制、统计、分析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部细节,这也是MES系统的主要功能。相信通过后续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,我们将助推公司形成生产管理新模式。
作为MES项目的实施经理,白宝华认为:通过DNC系统对机床进行联网,不但能实现远程数控编程与机床加工的实时沟通、程序传递,而且能实现机床日常实时运行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分析,可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。
数字化车间的推进,改变的不只是现场人员的工作方式,它也为管理层带来了务实的好处。重装厂厂长张会广对此感受颇深:过去由于生产信息不透明需要到现场进行“走访式”的管理。现在通过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体系,在手机、电脑上就能对生产、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实时跟踪,从而实现了生产透明化、管理科学化。
张会广进一步介绍说,现在不管生产规模如何扩大,作为生产管理者和参与者,我们都可以通过机床负荷等数据分析,找出生产瓶颈,尽可能降低工序间无效的物流运输,这大大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。同时,根据每天的信息采集和车间管理反馈,我们还可以提前合理安排生产计划,从而节约了时间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图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参观中信重工智能制造项目
随着精益生产的不断发展与完善,数字化车间逐渐成为中信重工的一张新名片,同时也迎来了各界专家与客户的参观和交流。由此可见,中信重工此次转型升级是十分成功的。作为其生产核心的MES系统,不仅能解决生产管理中信息“黑箱”问题,还能为精益生产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数据支撑,这也为其他正在谋求转型升级的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方案。
说明:本文为佰思杰原创文章,未经佰思杰书面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摘编等任何方式使用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佰思杰市场部,电话:027-87774868 邮箱:bsg@bestmes.cn